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为玻璃钢型材中高端市场开发做好技术准备

为玻璃钢型材中高端市场开发做好技术准备

2016年为我国国民经济迈向 “十三·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在开局之年淘汰落后产能,消化产能过剩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不淘汰落后的产能过剩,不努力消化产能过剩,整个国民经济产业发展向中高端市场迈进是一句空话。因此,“淘汰”和“消化”,将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提升,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也为玻璃钢型材向中高端市场的开发应用提供基础。应该看到,国家在“十三·五”期间为我国国民经济迈向中高端市场描绘了一片蓝图;“一带一路”连结东南亚、阿拉伯、中东欧及非洲南美地区,为我国中高端市场开发打开了向国际市场输出技术和产品的八方通路。作为整个玻璃钢型材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应顺应国家参于全球经济的大好形势,淘汰落后、兼并重组;抱团合作,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拓展市场,将迎来我们行业大好的时空和机遇。

我国玻璃钢型材产业从六十年代开始,已经历了五十多年发展历史,逐步形成了较发达、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的三大版块。整个东南沿海到华北、华南地区、华中川渝地区为较发达地区。内陆、东三省部分地区、新疆地区等属欠发达地区,西北的宁夏、青海、甘肃、西南的西藏等属于不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主要原因是其工业的不发达造成这些地区对玻璃钢型材的认识和应用的欠知。这些地区,只有规模工业上去了,玻璃钢复合材料作为配套产业才会被大量应用。新疆地区是我国化工石油和新能源开发的发达地区,又具备我国“一带一路”走出去的巨大通路和市场。过去从重庆到中东欧的水路和陆路要近一个半月到二个月,现在高铁动车的货运,把运输的时间缩短到18天(指直达德国口岸)。未来新疆将是我国“十三、五”重要工业发展地区。据有关方面透露,新疆对玻璃钢复合材料的需求增长较快,其年树脂需求量达到8万多吨,树脂的80%由江苏沿海和内地提供。目前新疆的化工资源缺少整合和配套,更缺少专业技术人材。新疆的玻璃钢型材发展,兼俱内外优势,其“一带一路”的通道将拉动川渝和长江、黄河中上游省份玻璃钢复合材料产业的联动。

我国玻璃钢复合材料的沿海城市和华北、华南、东三省等部份地区为“较发达”,主要指这些地区的整体水平与国际上欧美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先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些地区玻璃钢型材总量占全国的60%以上,但在数千家企业中“高大上”的寥寥无几,更难找到一家市场化的民营玻璃钢设计研究院所。大量的小微企业面临产品开发,“默默无闻”“依样画葫芦”是普遍现象。据有关方面了解,同尺寸的玻璃钢救生艇,我们与国外相比,偏重达5%。一些业内人士指出,国内绝大多数玻璃钢产品为设计缺失,造成行业“乱象多多”。前几年,我国用于机场地埋玻璃钢电缆管道、城乡玻璃钢地埋排水管道等出现严重质量事故给行业造成不良影响,有的被逐出市场。这两年,城镇化建设拉动的化粪池、净化槽在某些地区又隐藏着材料和设计的“内伤”。没有设计就没有标准,就没有产品的轻质高强多功能。因此,我们要鼓励科研院所和市场融合和企业的结合;鼓励具备复合材料专业的大专院校面向市场和企业创投设计研究所,参于设计合作;鼓励利用学校的科研和测试设施,组织培训班,为行业服务;鼓励德才兼备的专家、能工巧匠建立为市场和企业服务的“智库”和资讯中心;鼓励国内的先进装备企业抱团合作,以4、0为目标,提升玻璃钢复合材料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信息化;鼓励创建数个有专业功底的互联网和“全科”网站,及时准确为行业企业提供国内外市场和科技信息及技企合作的牵线搭桥;鼓励大区创办以广东博皓为榜样的玻璃钢型材供应服务商,为市场和企业提供国内外最新材料、性价比最优材料,以此进行材料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和装备配套,使市场上真正出现轻质高强有严格标准认定的复合材料精品。

上世纪六十年代,当年的上海玻璃钢结构设计研究所朱颐龄教授早先提出,复合材料“既是材料,又是结构”。以后张汝光教授沿着朱教授指引的路继承下去数十年,作出了贡献。近几年,武汉理工大学王钧教授又再次提出了这个观点。王钧教授认为,复合材料“既是材料、又是结构,最终是产品”。他认为,这个产品包括四大要素,“原辅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工艺装备、测试技术”。他概括地提出五个要点:“产品是目的、材料是基础、设计是关键、工艺是手段、测试是标准。无论是要素,还是要点,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作用成为一个复合材料整体”。当年,上海玻璃钢结构设计研究所曾为那时的全国各地的著名玻璃钢企业带来辉煌的岁月和真正意义上的轻质高强玻璃钢型材产品。当今我国玻璃钢复合材料产业进入全球经济的竞赛圈,但我们的设计队伍、设计组合却严重滞后。典型的产品如兆瓦级玻璃钢风机叶片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大部分套用国外技术。再如,大型玻璃钢船艇的自主设计技术“空缺”了数十年。如何扭转“设计是软肋”的落后现状,迫切期望国内大型原材料企业以外资企业为榜样先走一步,使下游企业和市场获得的不仅仅是“材料”,而是一种“结构”。只有经过设计的产品才具有市场竞争力,才能赢得国内外市场,才会推进复合材料产业兴旺发达。

在推进我国玻璃钢复合材料产业升级的两大原材料中,玻璃纤维产业经十多年的磨练,突破了“大池窑”、“大漏板”、“纯氧燃烧”、“表面处理技术”、“高性能玻纤开发”等多项高新技术,从规模到技术迈进了国际先进水平。原材料的另一块热固性树脂中的国内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小而分散、集中度低,近几年统计达到160多家,80%为民营和私营企业。这些企业大都缺少研发人才、检测设施和售后服务,在当前经济调整的下行形势下,因环保、质量、标准等方面的缺失已撑不住市场走势的压力,关停并转或贴牌销售。据悉,2015年,江苏为各地代加工的贴牌树脂总量超过20万吨。国内树脂行业的环境污染,假冒伪劣产品等现象早已存在,屡屡出现,在当前国家绿色环保政策实施下,树脂行业将面临洗牌,整合。据了解,近几年,河北、山东、江苏、广东、浙江等关停的企业达数十家。在十三.五期间,希望能看到如新阳科技、天和树脂等集中度高、科研开发强的数个大型民营企业出现,比肩外资和国内科技型企业同步前进。

“十三.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家提出经济发展向中高端产业进发,这为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近两年,上海华昌聚合物公司为推进华昌品牌在海外的影响力,进行了积极的“探路”,取得了卓越成效。河南安赛实业有限公司是国内大型民营企业之一,以不断创新覆盖国内市场,近两年公司对市场未来进行积极布局,利用上海科技优势将投资建立上海新天和研发测试中心,全面开发中高端树脂品牌和为下游企业服务。国内的外资企业继续看好中国复合材料市场。他们认为,中国“十三.五”GDP增长6.5%,与欧美国家相比仍是非常高的,而更看好的是中国的市场开始注重质的变化,这对外资企业高品质树脂应用是个非常好的机遇。去年以来,DSM树脂公司积极引入了CVC投资公司的合作和资金注入,原公司更名为金陵力联思树脂有限公司。新公司将与在荷兰、意大利的研发中心一起,加大力度开发中国中高端市场应用。在“十二五”期间,国内企业在高性能树脂和性价比优的树脂开发方面也纷纷起步,如石墨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双组分聚氨酯树脂、环氧丙烷法直接合成不饱和聚酯树脂、聚氨酯改性环氧乙烯基酯树脂、低密度双组分DCPD结构树脂、磷系氢氧化铝反应型阻燃树脂等。因国内涂料市场对OCV排放的严格要求,各企业正在开发水性不饱和聚酯树脂、UV光固化不饱和聚酯树脂等。对于目前有关企业利用PET废料和下脚对苯开发的对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和利用碳五分馏物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在面向新的市场中,更新配方设计,注入新的技术元素,推进传统牌号的性能提升。针对当前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于新能源轻量化车辆的动态,有关树脂企业关注开发高性能环氧乙烯基酯树脂。

今后几年全球能源市场原油常态过剩,低价震荡,将有利于降低树脂用化工原料的生产成本;此外,全球和我国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又给玻璃钢复合材料提供了新的广阔的施展空间。对我们整个行业来说是“机会难得,左右逢源”。我们衷心希望原材料企业、制品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抱团合作,为开拓我国玻璃钢复合材料崭新时期作出贡献。